书接上文,想要研究粤渝的二次争霸,
要先从14年东管扫黄博弈开始看起。
先看行动线:
9日上午,央视对东管大幅报道。
播出后,省委书记随即批示:由东管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扫黄。
9日下午,东管市委部署行动。
10日,公安部派督导组赴粤督办。
第一个问题,中央和广东的部署之间,有什么玄机?
再看宣传线:
2月9日,央视报道东管扫黄,最终将结论点放在了记者举报之后,当地公安不受理。
10日,广东新闻办微博力挺东管,与央视对掐,“我们不会出卖灵魂”的口号,暗讽央视报道“出卖肉体”的色情业。随即蓝营大V与水军开始行动,一时间,“东管挺住”、“东管不哭”、“今夜我们都是东管人”充斥网络。随后,李、吴等名宿纷纷进行危机公关,主张中国应该“小姐合法化”。此外,中青报进行配合以小姐为主要突破口进行大幅洗地。
13日,人民日报、新华社两大官媒多日连续发文,一致发声要求调查产业背后的违法犯罪活动,严惩背后的保护伞!
第二的问题,中央和广东的宣传口径之间,又有什么玄机?
先看第一个问题:
广东方面,由东管市委书记担任组长,而不是省政法委书记或者公安厅长担任组长,且组内没有省公安厅官员。很显然,广东方面无意对省公安系统下手,而是想把事情按下。
中央方面,由公安部直接派遣督导组下来,很显然带了对整个广东省公安系统进行处理的尚方宝剑,是想掀翻桌子。
再看第二个问题:
广东方面宣传口径的焦点,是小姐,是想转移注意力。
中央方面宣传口径的焦点,是小姐的保护伞,剑指公安系统。
看透这两个问题,就能够知道,
扫黄,是针对省公安系统的一次博弈。
一方处心积虑拿下,
另一方全力严防死守。
在台前,
攻击方是公安部督导组刘组长,
防御方是广东省政法委朱书记。
在幕后,
前文提过,
朱书记曾长期担任汪书记的保镖,
而很多人并不知道,
刘组长曾长期担任王书记的副官。
所以,结果就是:
2月10日,公安部督导组刘组长出发,
11月28日,中纪委宣布朱书记落马,
在王书记的亲自布局下,
这个花了3章铺垫的小Boss终于挂了......
至此,东管扫黄也告一段落。
随着政法委朱书记的落马和东管扫黄的结束,
广东在14年被打掉100来只厅级以上老虎......
挂了这么多,
是因为,纪委是刀,政法委是盾。
盾没了,什么都守不住了。
行动线和宣传线的两个疑问解决了,再把行动线和宣传线连到一起,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:
我朝历来在推进一个事情的时候,多是领导集体先定基调,然后宣传部门吹风,最后再开始行动。
而本次行动,从记者采访,到编导审稿,再到宣传部门层层审阅,到最后的播出,竟然天衣无缝,没有走漏任何的消息。甚至连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没有事先打招呼写文章,发文都是几天后临时抱佛脚。
如此隐秘,所图何在?
不事先打招呼,逼着政治局委员,号称储君的他,匆忙应对。
公安部或是央视,谁能有这么大的胆子?
这两个问题我们以后再思考,转过头再看另一个问题,
为什么在2月9日发动?
随着扫黄的深入,不到一个月,引发了全国舆论的高潮,而所有高级官员瞩目的两会在3月3日召开,届时所有的媒体都将聚焦镜头指向了广东,纷纷在两会期间,提问这位万众瞩目的省委书记如何看待扫黄.....
两会的舆论调查是从2月10日开始.....
而为什么扫黄选在2月9日发动?
将省委书记精心准备的亮相全部打碎...
好了,东管的扫黄解释完了,
再顺带说一下梅州与扫黄的关系。
随着梅州大批官员涉黄落马,
我们回顾一下历史,
89年某月,一场蓝票对红票的全面摊牌,结果蓝票惨败。
次月,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,仅存的李长老,逆势发动了大扫黄,粤闽两省随即积极响应。通过本次扫黄,转移了注意力,加强了的政法系统,挽救了本已摇摇欲坠的乔长老。
而这个主意,就出自梅县二爷...........
但二爷万万没有想到,那一次的站队,导致了他27年后的死局...
关联文章:
本文地址:https://wuxiareview.com/archives/3188/
应广大网友要求,特开了个公众号防失联,有想法和建议可以在公众号留言。
微信扫一扫关注“武侠评论”(微信内直接长按二维码)